
尹心妍家庭合影
本報記者王涵
尹心妍是平順縣人民醫(yī)院的一名“白衣天使”,她的丈夫是扎根基層三十載的“財政先鋒”,兒子是清華園里的“追光少年”。多年來,他們一家以愛為舟、以責為帆,在人生的浪潮中攜手奮進,用無私奉獻詮釋家國情懷,用言傳身教培育優(yōu)良家風。不久前,尹心妍家庭榮獲第三屆“全國文明家庭”稱號,成為新時代文明家庭的典范。
黨徽映照并肩同行
“我是黨員,關鍵時刻就要挺身而出!”尹心妍用26年的堅守詮釋著護理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——作為黨員,她沖鋒在前,用行動踐行著對黨的忠誠;作為家庭成員,她以愛為紐帶,將溫暖傳遞給身邊每一個人。她以醫(yī)者仁心與人間大愛,譜寫著屬于自己的文明家庭篇章。
26年來,尹心妍扎根護理一線,在急診室與死神賽跑的戰(zhàn)場上,她始終盡心盡責。工作中,她堅持以身作則,對自己嚴格要求,用專業(yè)與嚴謹為年輕護士樹標桿。她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多年積累的護理經驗傾囊相授,從基礎護理操作到復雜的急救流程,手把手教導,培養(yǎng)出一批又一批素質過硬的護理人才。在搶救危重患者時,她沉著冷靜、有條不紊,帶領團隊爭分奪秒,一次次將危重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。近年來,她憑借著出色的工作表現,先后多次獲得省護理標兵、市明星護士長、市最佳護士長等榮譽。
尹心妍的丈夫在縣財政局工作近30年,他始終秉持“工作無小事”的信條,為每一筆財政資金把好關、算清賬。他常說:“工作無小事,處處是責任,財務工作尤其如此,一個小小的疏忽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后果。把一件件小事做細做實,這是要求,更是本分。”她的丈夫在工作中多次被評為縣財政先進工作者、優(yōu)秀共產黨員、市先進個人等。
家風如炬燈火相傳
尹心妍家里的書架上擺放著“全國五好家庭”“山西省文明家庭”等數十本榮譽證書。尹心妍說:“榮譽屬于過去,奉獻永無止境。”
榮譽證書在書架上熠熠生輝,而更耀眼的光芒,正悄然在這個家庭的言傳身教中延續(xù)。
2020年夏天,尹心妍的兒子以優(yōu)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建筑系,成為鄰里交口稱贊的“別人家孩子”。談及育兒經,尹心妍夫婦笑言:“哪有什么秘訣,不過‘跟著學’罷了。”
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。對孩子的教育,尹心妍夫妻倆給孩子樹立好榜樣,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孩子營造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,將工作中的耐心與細致帶到家庭生活中。
尹心妍說:“真正的優(yōu)秀從來都不是高分數,而是心中有他人、肩上有擔當。”深夜書房里,父母伏案工作的背影,成為兒子眼中最動人的風景。尹心妍常說:“護士的白大褂、財政人的計算器,都是沉甸甸的責任。”耳濡目染中,責任二字深深烙印在孩子心中。每到寒暑假,兒子都會為留守兒童輔導功課。在學校他還積極加入志愿團隊,用行動傳承好家風。
家庭會議是他們的“特殊儀式”。一有時間,他們便在家庭微信群里分享工作學習趣事,從醫(yī)院里的溫情故事到財政惠民政策,從建筑設計靈感到家國情懷探討,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迸發(fā)。
大愛傳家公益堅守
在尹心妍的言傳身教下,一家人積極參與公益活動,熱心助人,他們相互支持、相互關愛,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文明家庭的內涵。公益路上,他們從未缺席,為幫扶對象送溫暖、資助山區(qū)兒童上學、為地震災區(qū)捐款、定期探望孤寡老人、走進社區(qū)宣講急救知識……“文明家庭不是榮譽標簽,而是要讓愛像漣漪一樣擴散出去。”尹心妍說。
2022年10月21日,尹心妍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鄭重登記,全家人對“奉獻”一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“以另一種方式延續(xù)希望,這是生命最美的饋贈。”她的話語里,流淌著對生命的敬畏和對美好的向望。尹心妍家庭,以生活點滴書寫著文明的生動注腳。他們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堅守,用言傳身教浸潤出醇厚家風,恰如一束溫暖的光,既照亮了自家的方寸天地,也將暖意播灑給身邊每一個人。這份“全國文明家庭”的榮譽,正因他們的真實與熱忱,閃耀著最動人的光彩。
(來源:上黨晚報)
[編輯:宋卓清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