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訊 為實現低收入人口認定從“人找政策”向“政策找人”、從“依申請”向“主動服務”的轉變,沁源縣民政局著力破除困難群眾反復申請、反復確認的辦事壁壘,打造“困難群眾救助一件事”集成辦理模式,顯著提高了社會救助制度的覆蓋率。
“今年告知我可以享受特困救助,也沒再遞交其他資料,真是太方便了。”近日,60歲的南大爺緊握沁源縣民政局工作人員的手,感激之情溢于言表。南大爺家住沁源縣韓洪鄉(xiāng)石臺村,原為農村低保對象。今年6月,他在提交救助申請后,鄉(xiāng)鎮(zhèn)工作人員復核時發(fā)現他已年滿60周歲,符合特困救助條件。得益于“一次申請,分類審核認定”的救助審批新流程,南大爺無需重新申請或補充材料,便直接被納入農村特困救助范圍,救助待遇得到及時提升。
據悉,沁源縣民政局嚴格落實救助對象主動發(fā)現機制、嚴格規(guī)范低收入人口認定工作、嚴格落實救助部門信息共享機制、嚴格落實社會救助家訪和月報制度、嚴格落實救助申請限時辦結制度、嚴格落實救助領域信訪工作制度。這些制度的落實,為“一次申請,分類審核認定”流程的高效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。該政策自今年5月試行以來成效顯著,截至目前,已有222人納入相應救助范圍。(郝嘉欣)
(來源:長治日報)
[編輯:趙孝蕾]
|